顺着历史学古诗(顺着历史学古诗在线阅读)




顺着历史学古诗,顺着历史学古诗在线阅读

#头条创作挑战赛#

朋友,你在读了唐朝诗人王昌龄的《出塞二首》(其一):

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

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

你能回答这几个问题吗?

诗中的“龙城飞将”指的是什么吗?

什么是边塞诗?

你知道卫青和李广有多少让人敬仰的故事吗?

亲爱的朋友,如果你是成人的话,也许你能回答出这几个问题。但对正上小学的小学生,那就不一定了。

如果你的孩子看了蒙曼老师的《顺着历史学古诗》这书中,这几个问题他们都能轻松应答。孩子可能还会告诉你,这首诗为什么会让人喜欢,它好在哪儿。

蒙曼老师的这本《顺着历史学古诗》,在”豆瓣”上的评分是8.3的高分,在微信读书的推荐值高达93.3%。

蒙曼老师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。她还有很多非常醒目的标签, 比如中央电视台《百家讲坛》的主讲人之一,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的文化嘉宾等。

在这本书中,蒙曼老师按照我国的历史发展顺序,从春秋战国开始,挑选了小学生必背30首古诗词,大开脑洞,又串联了相关的一百多首其它经典诗篇,从诗词进入,让我们走进诗人,去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,从而读懂诗,学诗词的内涵,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。让读者既能欣赏到古诗词的美,还能学到诗词相关的历史故事、地理知识,大开眼界。

蒙曼老师用轻松温婉的语言,让人读这本书时,感觉就像是一位和蔼慈祥的老师,正与你坐在一起围炉夜话,谈古论今,有知识学,有故事听,不会觉得泛味。

下面我们一起看蒙曼老师是怎么来教大家学古诗词的。

从书名《顺着历史学古诗》,一个“顺”,我们就知道,本书是以我国历史发展时间为线,引导读者学古诗的。

翻看书的目录,分别以春秋战国、秦汉、三国两晋南北朝、隋唐、宋朝和元明清六个历史节点来安排文章的章节的。这是本书的粗线条

细看每一个章节,蒙曼老师,也是以时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来选择诗作的。这样的好处,可以让读者在读诗时,头脑中有一个时间很精晰的线条,特别是小学生,对我国历史还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,在读这本书时,头脑中就会印下历史的印迹,至少不会闹出张飞打岳飞的笑话。

戴建业教授在课堂上给他的学生说,学古诗词,必须要学历史,不学历史,你是读不懂古诗词的。

在《中国诗词大会》上,无论是蒙曼老师、还是王立群老师、康震和郦波老师,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有着丰富的历史知识。仿佛所有的历史故事,他们都能顺手拈来。就像这首《出塞二首》(其一)中,通过读这本书,读者就会了解到几个历史知识。

一是,秦朝以前,我国是没有边关的。两军打仗,在某个重要位置,选一个开阔的地方,把敌人打败就收工。到了汉朝,我国才在边疆设立了大量的边关。

同时,我们还可以读到有关卫青和李广的故事。诗中的“龙城飞将”代指汉朝卫青与李广两位大将军。他们两人有一个共同的品德,就是爱惜将士。在本书中,给我们讲了他们是如何爱惜将士的经典故事。讲故事,既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,同时也丰富了本书内容,增强了书本的趣味性,有助读者更深地了解诗作。

在讲“龙城”时,蒙曼还不忘告诉读者,龙城本来是地名,而为什么在诗中又指代卫青。顺便给我们讲了龙城的地理位置和与卫青与龙城的故事。在书中蒙曼老师说,卫青是汉朝抗击匈奴、取得胜利第一人,后人就用“龙城”代指卫青。“飞将”或“飞将军”是匈奴人对西汉将军李广的美称。

在书中,蒙曼老师觉得,读《出塞二首》(其一),我们不要拘泥于把“龙城飞将”理解成卫青、李广这两个具体的人,而应该理解成像卫青、李广这类人,是一大群人。这样,作者站的高度高了,读者的理解高度也就高了。

在讲“秦时明月汉时关”时,老师除了提到写《三国演义》卷首词《临江仙·滚滚长江东逝水》杨慎,对这句话的解释太过死板,并给我们讲了最为科学的理解。她说“秦时明月汉时关”,不是讲字面上的秦朝的明月汉朝的关,而是指秦汉时的明月,秦汉时的边关。

接着老师给读者讲了一个知识点:“互文”。互文,就是几个句子之间可以互相补充,也可以句子内部的两个元素间可以相互补充。老师以“鱼戏莲叶东,鱼戏莲叶西,鱼戏莲叶南,鱼戏莲叶北”作为例子,说明句子间的互相补充。而“秦时明月汉时关”就是“秦”“汉”一个句子中,两个元素的互相补充。

在对诗词的知识点作了介绍后,为了让读者顺畅的了解诗句,老师对诗句作了白话翻译。

也许很多人以为老师讲到这儿,就算对结束了对所讲诗词的学习。但老师却站在更高的层面上,让读者去理解这首诗。老师告诉了这首诗为什么好,为什么许多评论家认为,这首诗是“唐人七绝”的压卷之作?她说出了她的理由。

第一个理由是,这首诗的抒情好。老师说,“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”是抒情。

第一句“秦时明月汉时关”,开篇就给人一种苍凉而厚重的历史感,用汉比唐,人们可以想像,同一轮明月,既照耀过秦汉时的边疆将士,也照耀唐朝的戍边将士。夜深人静时,望着一轮明月,思乡之情油然而生。这是抒情。

老师又说,第二句“万里长征人未还”,是从空间的广度,感叹战士的英勇、战争的残酷,有多少人献身沙场,忠骨埋在这黄沙下。这也是抒情。

接着,蒙曼老师说出了这首诗好的第二个理由:议论好。她说,“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”就是议论。理由是,雄关冷月的壮美,万里长征的悲怆,其实是士兵立誓保家卫国的背景:只要有卫青、李广这样的将军在,我们一定不会让胡马的脚蹄踏过阴山半步。誓言铿锵有力,将士的铮铮失骨跃然纸上。

老师进一步告诉我们,我们不能只看到将士慷慨赴死的决心,还应读到诗人的“弦外之音”:守卫边疆,在德不在险,在将不在关。诗人希望唐朝当政,不要穷兵黩武!这是议论。老师还分别讲了两位将军立威立德、赢得将士敬仰的故事,来帮助读者理解这两句诗句。

就这样,通过老师讲解,读者是不是对这首诗理解得硬通透了?

我们不但能领略到边关壮美的景致,感受到将士思乡的情怀,保家卫国的壮志,还能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呐喊。

为了加深读者对诗词的理解,吸收,老师还在文末,针对文章的重要知识点提有问题,让读者在回答问题中,去梳理知识,强化理解。理解了,背下古诗也就很轻松了。

这样,从诗入手,读者收获满满。一天读一首诗,很轻松。

《出塞二首》(其一)选自本书的“隋唐”部分。唐诗是我国古诗发展最灿烂的阶段,老师又根据诗词出现的时间早晚,分别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另外九首名篇,比如李白的《朝发白帝城》,杜甫的《春望》等进行讲解。

通读《顺着历史学古诗》,老师的写作思路也很清晰,她基本上是沿着这个思路来行文的:知识点→这首诗好在哪儿→课后提问。这样如果你是家长,孩子还小的话,自己读后,可以只给孩子讲前面的知识点。

如果孩子能独立阅读,理解能力强的话,这本书不但是一本学古诗词的课外补充教材,还是一本很好的写作模本。可以学蒙曼老师的写作思路,还可以从她讲的诗词中学写作。

比如《出塞二首》(其一),就能让你学到抒情与议论间的衔接,一个“但使”就起的这个作用,让整首诗显得很流畅,同时,也拔高的文章的主题。在讲其它有些诗词时,蒙老师还专门提到了诗人的写作技巧。

这是书的容量很大,但老师讲得又浅显易懂,蒙曼不愧是《百家讲坛》的主讲老师。

顺着历史学古诗(顺着历史学古诗在线阅读)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