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生初试(研究生初试和复试是什么意思)




研究生初试,研究生初试和复试是什么意思

学历至上的时代下,仿佛自身没有个出色的学历便会“低人一等”,尤其是“学历鄙视链”的存在,也让学生纷纷渴望获得更高的学历。

众所周知,研究生是最高的学历,也分为硕士生与博士生,而看上要比博士生高一级别的“博士后”,却并不是学历,而是工作经历,而随着高学历人才的持续增多,就业也成了避无可避的“难题”。

尤其是学生之间“内卷化”愈演愈烈,想要考研顺利上岸,也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与辛苦,也让学生无奈:想上个岸咋就这么难呀!

快要卷成麻花了!研究生“满大街”成定局,985硕士生感慨太难了!

老话常说“物以稀为贵”,当一样东西数量过多,甚至呈现“饱和”状态,那自身价值也会大打折扣,正如大学生人数一样,每年都呈“几何式”增长,而且2023年的研究生报名人数也高达474万人。

虽说很多高校都扩招了研究生,但扩招的人数远赶不上报考的人数,高校录取人数有限,也让大批大学生沦为“陪考”,只能无奈的选择二战、三战甚至四战等,还有的转头直接就业。

2023届毕业生人数统计出来了,预计2023年的本科生人数将会达到1158万,对比去年同比增长80万人,也是个很“恐怖”的数字了,如此多的大学生,就业又该何去何从呢?

而且在看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毕业生人数,也让研究生“满大街”成定局,属实是很多了,甚至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毕业生要超过本科生。

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本科毕业生是1890人,但研究生毕业生却是7092人,是三倍之多。还有北大的研究生毕业生人数,也是本科毕业生的两倍多。

虽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培养的便是研究生,本科生人数自然也比不上研究生,但这份数据也让人不禁感慨,研究生“扎堆”情况已经是显而易见了。

再就是北师大、南大以及复旦等高校,虽说研究生毕业生人数没有那么的多,但也与本科生人数有着很明显的差距。

但就业市场的越发饱和,也让高学历人才显得越发“不值一提”,也难怪很多人都说,研究生快要“烂大街”了,而985硕士生也感慨:太难了!都快要卷成麻花了!

毕竟培养一个985硕士,也要耗费着诸多的精力与财力,用“无底洞”来形容也很合适不过,但大部分的硕士生月薪不足8000元,连家长投入到学生身上的钱都挣不回来,即使也有“天之骄子”,但却只是极少数。

更何况研究生想要顺利毕业,那学术论文也是首要“关卡”,若是论文不过关,那还会面临着延期毕业,时间过长还会被“清退”,也是相当难了!

研究生人数繁多,竞争也更加激烈,就业前需知晓这几点

摆正就业态度,切忌好高骛远、眼高手低。虽说那句“金本银硕铜博”略有夸张的成分,但硕士生毕业后的年龄,也会是“硬伤”,再加上职场上还有着“35岁”的限制,所以研究生也要不断调整好心态。

企业门槛越高待遇也更高,付出与收获也成正比。若是研究生想要报考国企、事业编制等,那校招也会是好机会,虽说实习待遇会稍低一些,但坚持到最后也会见到“曙光”。

减少自我内耗,勇敢拒绝毫无意义的“内卷”行为。考研、读研的过程,本就是一件不断认清自我,并突破自身能力的阶段,但若是学生给自己灌输过多的压力,那弦绷的太紧也会“断开”,学生可别因小失大。

人情世故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,可别当职场“小菜鸟”。尤其是研究生想要在岗位上站的更稳,那心气太“傲”也是行不通的,不妨放低身段,与众人打成一片,形成友好和谐的氛围,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经验,毕竟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”,学生可要多吸取职场前辈的经验。

但笔者认为,就业说难不难,说简单也并不简单,话语权也掌握在学生的手中,虽说研究生数量颇多,但即使在微小的“星星”,也会在自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,学生也要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,懂得科研的重要性,并知晓自己的前进方向。

写在最后:“内卷”的本意是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充实并提升自身,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努力,研究生接受高等教育,也要懂得努力学习的真正含义,争取获得更广阔的就业前景,并把握后“校招”的每一个机会,若是毕业后能够进入世界500强,那也是很不错的选择!

话题:你觉得研究生的就业难度如何?

记得点一点关注,我们下期再见啦~
(图片均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
研究生初试(研究生初试和复试是什么意思)

赞 (0)